是生活.還是設計
2021-02-26
貼近屋主的真正生活,為人們創造最舒心的居家情境,是夏利設計許盛鑫總監從業設計以來的堅持。在農曆年節後,我們迎來了一場設計與生活的對話,由許盛鑫總監分享他的設計生涯的種種經歷,這些經歷牽引著多少屋主的生活,以及他在其中是如何去經營和感受。 夏利設計的足跡遍佈住宅、商空、建設…等,甚至高級會館、星級旅店都有,橫跨建築、室內及景觀,為大眾創造多樣性質的設計,但無論案件性質大小,夏利設計總是秉持美學與生活的結合,在每一個設計裡都適當的回到本質和原點,探索更長遠的可能,讓空間環境之於人的關係更融合而美好。 講談裡,許總監以日常的語調去帶出自己在生涯中的體悟,藉由他與業主、公司夥伴們、家人、自己的對話,構出每一步的啟發和感想,他自身的生活與設計息息相關,而他也堅信設計是為了要替人們帶來更好的生活而做。 當夏利設計的知名度遠播的同時,許總監依舊堅持著設計的本質,並不斷精進設計的廣度,也是夏利能在室內設計領域中佔有一席之地的原因。他也不吝分享執業至今,在公司之於業主關係的經營上,他耗費了相當多的精力,亦是近年他認為很重要的環節,透過與客戶關係的美好連結,才能真正親近業主的需求,更能夠創造出好的設計作品。 另一方面,許盛鑫總監也分享他在空間設計中希望注入的理想,像是格局規劃的重要性以及文化元素的傳承。他會在設計前期與業主多加交流,以便了解生活的需求與習慣,才得以規劃出適合一家人的空間;文化的傳承則是他的理想,在許多設計案中,常利用藝品的技藝手法去表現空間的某一個設計,像是木作雕花的工藝,又或是石材藝術的表現,希望藉由設計師的身分,能利用台灣的元素做設計,將本土的東西發揚光大,創造富有台灣標誌的設計。
坐於建築美學之間
2020-12-31
櫻王暨夏馬美學生活講座即將陪同大家迎接新的一年,在這個具有承先啟後意義的時間點,想藉此回應許多朋友們的一個共同問題:台中旗艦店的設計師是誰? 答案就是「坐設計事務所—陳羿冲總監」 陳羿冲總監為櫻王及夏馬創造一棟外觀如家般溫馨、內在比藏寶箱更加精彩的空間,營造一處探索家居美學的好場域,而今年年末12月30日,陳總監特地現身旗艦店裡,在講座中與大家分享他的精彩作品,交流住宅設計的美學態度。 坐設計事務所以探索人與土地的關係為根本,作品遍布台灣、香港、中國等地,從發現到整合,挑戰建築與室內設計的多元性,眺望國際的無窮視野,為人們將生活與空間之間的美妙關係連結而起。 在這次的講座中,陳羿冲總監將對許多他意義不凡的時刻一一分享給大家,像是最起始在安藤忠雄建築師身邊所習得的觀點,一路到自己在真正執行設計案的過程,是一路有趣而充滿挑戰的歷程,但也從中了解到總監對於設計的要求和執著,都是為了讓使用者有更美好的生活體驗。 他提到在執行案子時,所有的細節設計都會去進行mockup,並且實際打樣測試,除了基礎的試驗結構性和造型性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去模擬完工後的使用體驗,包含清潔與維護的問題,都需要一併考慮,這才是設計空間時對使用的人們最重要也很實際的部分,從使用空間的人作為出發點,才能更符合人們所需要的生活感。 陳羿冲總監也分享了一些利用造型特別下工夫的設計,像是在公設空間中,以偌大的實木雕塑品創造「擴香瓶」的概念,讓住戶能在返家通過大廳時,從中感受到回家的「氣味」,此外,也有在建築外觀設定以獨特而一貫的色調去呈現,把所有外牆建材與五金…等,都通過特殊選料和處理去製作,才得以完成理想的設計。
2021 日本色彩協會年度色發表
2020-12-25
隨著人們愈來愈重視設計的概念與生活品味,許多相關領域的研究機構也就進而受到注目,其中莫過於色彩對社會大眾的影響。 顏色是與大家非常親近且密切的事物,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世界上其實有相當多專業的機構是專門針對色彩做研究的,除了常聽聞的PANTONE之外,還有WGSN、Behr、Dulux…等,在各國都有具代表性的研究機構,為設計者們觀測各領域的色彩選用趨勢,提供專業的選用意見。 今年,色彩機構權威之一的JAFCA日本色彩協會也搶先公布2021年的代表色,他們針對社會趨勢的預測,並綜合民眾的票選與回饋,最終提出「白色 Zero White」為2021年度代表色,象徵回歸起點、從頭開始全新思考。 JAFCA日本色彩協會成立於1953年,致力促進工業領域和日常生活的豐富色彩設計,不斷提供色彩相關趨勢信息,同時舉辦研討會及提供色彩專業顧問服務,他們的色彩設計指標贏得了相當多認可及信賴度,也期望持續用顏色為社會創造新價值。 日本流行色協会以提升大家對色彩的重視為宗旨,除挑選年度代表色外,也會日本社會的大事件做色彩挑選與議題,像是為皇太子結婚挑選婚慶祝色、新年號代表色、奧運會指定色…等,不僅是反映時代潮流外,也包含對社會人民的祝福。 這次JAFCA日本色彩協會為2021年揀選了「白色 Zero White」做代表,反映著對於疫情的反思和重啟,期望將大眾送回白紙般的「零」,重頭思考生活,另外也帶有「純真」、「潔淨」的意象。在不安的狀態裡,人心要保持純真與智慧,而病毒隨時侵擾的時刻,須保護自己的環境潔淨與健康身心。 帶領你我回歸起點的白色,是一道看似平淡無味,卻永恆溫暖的色彩,希望這樣的色彩也能在空間裡伴隨你,讓生活每一課都能擁有新希望去重啟日子,一切都能夠優雅而勇敢的去接受並向前行。 圖片來源:JAFCA日本色彩協會 / 夏馬城市生活
2021 PANTONE 年度代表色
2020-12-18
Pantone彩通色彩研究所在每年年末都會發表隔年度的代表色,這次為2021年選出的年度代表色為編號17-5104 極致灰 + 13-0647 亮麗黃,是結合一對持久耐看又鼓舞人心的色彩, 傳達力量與希望的訊息。 "持久耐看的極致灰與生動活潑的亮麗黃聯手表達出堅韌的正向態度。這個色彩組合實用又穩固,同時也是温暖又樂觀,為我們帶來韌性與希望。我們需要感受到鼓舞與振奮,這是人類心靈的基本要素。" — PANTONE彩通色彩研究所行政總監 Leatrice Eiseman 2020年被TIME時代雜誌稱呼為「史上最糟的一年」,因為從2019年末爆發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影響了全球,直至2020年要跨入2021年依舊人心惶惶,2020年彷彿世界暫停了一般,世界上的許多事物都無法流通轉動,造成了許多不安定的情緒,也大大的影響了許多生活型態和模式。 希望2021年能夠一轉這樣的情緒,於是PANTONE彩通色彩研究所以顏色感染大家,選擇了灰與黃的組合作為2021年度代表色,同時安定人心也激發活力。 PANTONE 17-5104 極致灰象徵堅定可靠的素質,而PANTONE 13-0647 亮麗黃則是明快鮮活的暖陽,兩者看似衝突卻期時又彼此融洽,能促使心靈獲得安定且更有堅韌不屈的力量,為大家啟發2021年全新的能量和動力,也能藉由色彩喚起新的思維和靈感。 灰色在居家室內搭配中是相當常見的色系,黃色反倒是較少被作為主角的選擇,但黃色卻是一個很適合在搭配設計中用來點綴式佈置,只需要一點點就能很有吸睛亮點,就讓我們來看看黃色可以如何與灰色一起在居家生活裡演繹美好品味。 年度代表色是如何產生的呢? Pantone彩通色彩研究所深知發佈年度代表色會影響眾多產業的產品開發與採購決定,因此在選擇的過程中會需要周全的考慮與趨勢分析。 Pantone的色彩專家會搜尋全球影響色彩的新元素,包括娛樂產業與製作中的電影、巡迴中的藝術展覽與新的藝術家,大至時尚圈、設計圈等所有相關領域,甚至是熱門的旅遊景點,或新的生活風格、玩樂方式和社會經濟狀況,更有來自新的科技、相關的社群媒體平台,甚至是即將來臨的全球運動盛事,都會成為影響因素,因為色彩是屬於世界的,反映出社會動態的趨勢與象徵,所以年度代表色的選擇必須是與世界事物息息相關的。 圖片來源:Pantone彩通色彩研究所 / 夏馬城市生活
生活之間的白
2020-10-23
「留白」是近年流行於全球的設計美學,在私宅家居的設計裡,北歐與日式的極簡風就是一個代表,白色的設計可以詩意,也透過各式的設計被接受,無論是實體的白色、或是抽象上的留白,都形成了一股潮流意識。 10月21日的午後,由王喆建築師在台中旗艦館帶來一場探索白色的體驗,藉由他在建築設計裡的經驗,帶領聽眾們感受存在生活空間裡的白,對建築師而言的白色是什麼樣貌,都一一的深入分享。 王喆建築師先分享自己在學生時期的故事,因為專題研究的過程,產生了對「白」的想法,白的概念很抽象,存在許多文化、藝術、傳統的範疇裡,白色也能被運用來表達不同象徵物、甚至空氣流動的意涵,相當耐人尋味,也因此啟發他在建築設計間去探索這個議題。 因為對白色有了關注,促使他前往日本小嶋一浩與赤松佳珠子的事務所,在事務所的歷程裡,更實際體悟到白色在空間設計裡的多樣性。 王喆建築師分享到,當他們在繪製圖面時,會以對比鮮明黑與白色區分,黑色區域通常是富有既定機能性的空間,而黑色之外的就是白色空間,這些白色區域是創造流動性的關鍵,他們不僅僅是一個走廊、一條通道,更多的是風的流動、聲音的傳遞、光的照射,當這些事情被細細的檢視與設計,才得以實踐出一個良好的建築體及生活空間。 除了區域之間的黑白,他更提到在圖面上的黑色線條也是一種黑色區域,將實線轉換成虛線、甚至是擦去實線,都是實行讓空間留白的方向,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創造多一些的空隙和孔隙,就能讓生活空間有更多的連續。 演講後半段,王喆分享了自身在台中國家歌劇院的經歷,這場台日合作建築設計的過程,不僅增長了設計思維,更多了對於「聲音」在空間中的處理概念。當你想為空間大幅的留白,就必須考量到聲音的傳遞問題,如何達成「空間連續、聲音不連續」的設計,就需要對聲音的處理有足夠的理解,而他也很開心在成立個人事務所後,持續於案件中把這些概念實踐在私宅設計裡。 或許你正拿著與白色有關的設計物,生活在白色物品搭配的場域裡,但空間裡其實還有許多「白」是你沒發現的,如同王喆建築師說到白色可以指設計裡的那些「未下筆的存在」,就等著你去感受和挖掘,或用什麼形式和想法去處理它都可以,生活之間的白會成為一趟讓人意猶未盡的旅程。
都市山葵.家的變化型
2020-08-28
八月的尾聲,我們迎來了一場舒服而活躍思緒的建築講座!由立足於台南的都市山葵負責人 - 方瑋建築師帶來他的設計作品,他把過去在每個案子之間注入的生活思維一一分享,那些家與家之間的變化,都是種種自由且有趣味的型態。 方瑋建築師在設計建築作品時,都會思考著建築該用什麼姿態去面對外部,建築設計不僅僅是單獨物件的形體設計,更涉及與它共存的屋主、路人、街道、環境、城市......等等,賦予居住於內的人一份舒適生活是必須的,但也希望能因為建築,讓都市景象有不同的面貌,這也是都市山葵的初衷與理念。 一件件精彩的作品,讓大家看見了設計裡不同的風格和巧思,像是為露西計畫這一類,面對有飼養動物的業主如何塑造共和的住屋;又或是像層之家、共聚之家,裡頭多種空間的變化,巧妙的為孩子們創造許多樂趣,還伴隨著秘密基地的概念,製造不同的空間層次,認為家的設計裡也應該要體貼及尊重孩子們隱私權。 方瑋建築師也不時穿插一些從學生時代至今的故事,像是自己一開始喜愛型隨機能的概念,而去日本學習建築時,卻有師長提醒他在設計上應該要更有自由度,學習建築以及從業以來的設計中,許多不同的思維都會無形中影響著他。 建築之於人、人之於生活,真的有很多值得隨時變化的思考方式,他也期待都市中的建築能更加有趣,建築的內裡可以是商業空間、住屋空間...等等功能,但不僅僅能讓入住於內的人們幸福,建築也還能讓路過它的人們欣賞、喜愛,又或者是會心一笑的愉悅感。
設計.未來.超智人
2020-08-13
你是否想過或甚至探索關於「設計」的各種觀念議題?隨著現代人對設計與美學的意識越來越強烈,如何執行設計變成更受注目的議題,不變的是對「美」的認知向來都是帶有主觀意識的,在意識之下,設計師該從何融匯更廣、更深的資源來工作就變成相當重要的問題。 8月6日的午後,由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創辦人邵唯晏演講分享,從他在設計工作上的理念與觀念述說,也進而帶出設計發展的歷程,他提及觀察事務、吸收新知、概念分析是他日復一日力行的,呼應了開頭演講到的「什麼是好設計?」以及「什麼是好設計師?」,相信也是所有設計相關產業人士會思索的問題。 身為建築師的邵唯晏老師,在建築之外更宏觀的體察了整個設計產業,站在時刻變動的世代,必須要有促進自己向前跟進的管道或方式,而他也是透過各種資訊分析而得出設計的未來趨勢,在做設計的同時,一邊積極探索不同的可能性。 邵唯晏老師從設計再談論到藝術層面,藝術反倒是我們生活更常接觸到的,看似高不可攀卻與我們息息相關,創意、藝術都是與大眾很有關聯的,也是對美的欣賞。他藉由蒙娜麗莎畫作延伸到藝術與人們的互動關係,並闡述了「設計關注的從來不只是事物本身,而是注視事物與我們之間的關係」的思維,如何製造與人的關係和關聯是在設計中相當重要的事。 他也特別分享自己平時都會不斷的聽課程吸收新知,並且在固定的時間做整理和思考,不僅可以自我吸收,也會分享給公司的同仁,相信都會是對設計的過程相當有幫助的事情。他提及這樣的方式一定人人都可以做得到,不一定是每日,只要定時找個喜歡的平台,自然就會養成規律,像是在櫻王國際和夏馬城市生活舉辦的講座也是一個很好的媒介,定期的去了解一些不同的新知,對任何領域的人來說都會是有益的。 演講結束後,邵唯晏建築師也馬上邁開腳步探索新知,隨著不同的設計案、不同的需求,就會促使他去思考不同材質運用的方式,特地在台中旗艦店的建材展示間、選材室都細細的瞭解。無論你是否為設計工作者,都會時常接觸到設計、美學、藝術...等,不妨放慢腳步,體會不同的美,生活也可以有全新的想像和靈感!
有一種佈置美學,叫沁月
2020-06-19
活潑輕鬆的午後,在夏馬城市生活裡開啟一場屬於媽媽們的空間美學講座,讓許多曾在沁月和沁美坐月子的媽媽們再回到那個舒服的記憶裡,是回憶,也是用另一種角度再探訪那個讓人住不膩的舒服空間。 沁月集團創辦人詹富慧在夏馬城市生活細細道來她的空間美學,熱愛建築與空間的慧姊,勇於將自己為媽媽們著想的每一個理念去與設計師提出溝通,才得以創造如此讓人舒心的兩所產後護理之家。 「歐洲最讓人嚮往的是可以走著就轉彎進到小巷弄裡,可以看到漂亮的花、可愛的門、還有不錯的招牌...等等,於是我告訴我自己,沁美的發生就是好比在一個小鄉鎮裡的小巷道,一進入沁美會先踏著一段義大利石材鋪設的廊道,轉彎進去就會是一路的驚喜」 先從同樣在台中的沁美談起,這是一個沁月與勤美的合作,慧姊先分享如何定義沁美的精神,以及沁美該如何對這棟大樓及區域產生影響,她把這棟樓比喻為一座城市鄉鎮,讓人更有生活感與身歷情境的感受,也是她設計空間的概念。 「沁月每一個時段大約有近40個人員在照顧媽媽們,時刻都有人在關心你的一日六餐、身心狀況、寶寶餵得好不好,想想你住在一個地方有40人匆忙的關心你的狀況,會不會有一種很不自由的感覺?但是到目前為止,沁美和沁月最被讚美的是〝自在〞!為什麼可以做到這點?就是一開始如何去思考和定義空間,還有最重要的是〝住不膩〞」 從沁美再談到竹北的沁月,沁月集團的經營與觀念,讓媽媽們如何在月子中心裡近一個月的時間都能舒舒服服的生活,尤其是住不膩的這點是相當重要的,從生活的感受出發,想像每一個畫面,再去成就空間的模樣,就是慧姊的空間設計哲學。 「你們剛剛不斷聽到我在談〝畫面〞,其實我跟建築師和設計師都是談畫面,畫面裡就有行為、行為就代表需求和機能」其實慧姊的空間美學就是創造你所想要的畫面。 從月子中心再談到她的自家,家裡設計的收納空間不多,因為她用畫面去規劃空間,而空間會去規範自己的行為,覺得收納不夠的時候其實是提醒你該整理了!那這樣就會促使你成就想要的生活畫面。 6月18日暖陽照耀的下午,許多爸爸媽媽們帶著孩子一同來聽慧姊的分享,也給了大家很多不一樣的空間美學觀點,非專業設計師該如何與設計師溝通對談,家和生活的美學該如何創造最適合自己的樣子,都在在提醒大家記得去多多想像畫面,理想的生活感就會出現了!
李靜敏的儀式感日常
2020-05-22
在5月20日這一個別具意涵的溫馨日子裡,由僕人建築空間整合的創辦人—李靜敏設計師來為大家分享他的日常,聽眾們在這個午後時光裡可以一次獲得五感的體驗,不僅讓人親身走一回大師的生活日常,也是一個能沉澱下來反思自己對生活細節感知的時刻。 藉由李靜敏設計師的三個生活環境 — 襲園美術館 (亦為僕人建築空間整合的事務所)、自宅窩村、日本京都,來分享他的日常是受哪些事物影響,除了設計工作外他有許多的興趣喜好,感受自然、賞玩器物、抄經反思、舊物新作......等等,但這些對他而言不僅僅只是一個興趣或一個事件,更重要的是在其中去打開五感,你就會發現每個事物很不同的新面貌。 一連串的五感體驗要從何而來? 在李靜敏設計師的生活視覺裡有相當多的綠意生態,當然還有他的收藏品們;聽覺包含著蟲鳴鳥叫、水流、切菜煮飯聲......等,他特地收錄了這些聲音來播放,在講座現場請聽眾們一起閉眼傾聽,讓人可以藉此感受到真實的生命力和生活感;觸覺能感受新舊時光的演變,大至建築的壁面地板、小至葉片土壤,有工藝材料的生命脈絡和時空的交換感;嗅覺有草地氣息、泡茶時的茶香、薰香緩緩襲來的氣味,可以使心靈沉靜、也是相當容易營造儀式感的一個過程;味覺特別以「食的滋養」分享襲園美術館的夥伴食堂、在窩村舉辦的茶會、料理餐會......等飲食過程,每日的料理與飲食的景象也都可以很有儀式感。 「我覺得創作本來就是一種感動,感動來自於生活,而生活則會滋養你的創作,這是一個相等的過程」 李靜敏設計師在講座中與大家分享,他的生活緊緊的對應著他的設計風格與樣貌,這場講座除了演講的分享,他也帶來了冷泡茶給現場觀眾飲用、點燃薰香分享氣味、建築模型與書冊展示,一連串的互動體驗讓大家身體力行的去挖掘五感所能帶給日常生活的儀式感。 這次特別遠從桃園青埔來到櫻王國際暨夏馬城市生活的台中門市分享儀式感日常,也特別說到京都町家的風俗如何吸引與影響他,近年更在京都進行了許多老屋修建,搭配的家具、家飾品很多也都保有京都濃厚的舊時代氣息,經由他的分享讓大家彷彿走了一趟日本輕旅行。 「每樣東西都代表了一個創作,我的選物原則是去感受創作者的那份感動與自己有沒有連結到同一條線上,這像一條隱藏的線可以接軌,你就會覺得這個東西能夠觸動你的心,就自然會去愛惜它、喜歡它」 在講後的QA時間中,李靜敏設計師也分享了他的選物哲學,與他的生活哲學相呼應著,聽完演講分享後,你也會開始懂得靜心去探索生活,找尋能夠替自己創造生活儀式感的事物。